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
将山河与自己的命运放在一起,表明了爱国.
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表明对山河的丢失的哀痛悲凉之情.比喻手法,风飘絮比作山河破碎,用雨打萍比喻身世,双关,互文.作者当时被俘,想到国家和个人命运,十分悲痛.
绝对正确,因为这是老师教我的.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ú )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赏析
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仿佛二字,刻画出词人醉眼朦胧之态,真切传神家童三句,是回到寓所门前驻足叩门的情事词人虽连连敲门,然小童因等不及主人夜深归来,酣睡已久,鼾声如雷,于叩门声全然不觉于是,词人索性不再敲门,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转而拄杖临江,细听涛声苏轼一向认为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二)既然执(敲门)而不可得,随即便应转为破(倚杖听江声)这一生活细节,是词人独特个性和旷达人生态度的又一次显现.
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长恨二句,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之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全词的特点是叙事议论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舒展自如,简练生动,表现了词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情感上,飘逸旷达与悲凉伤感交织一处,是词人谪居黄州时期复杂心境的很好展示在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105次,这是深可玩味的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美的历程)由于其结尾所表达的弃官归隐之念,以至于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挂冠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本来,又何必那样呢?因为根本逃不掉这个人世大罗网(美的历程)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心,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子鸣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出自魏晋曹植的《明月上高楼》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53妾当何依.
《过零丁洋》
体裁:七言律诗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风飘絮的意思
出自《过零丁洋》
体裁:七言律诗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破家亡的形式犹如风中柳絮摇摆不定,个人生死命运犹如雨中浮萍(一中漂浮水中生长的植物水葫芦可能更好理解)沉浮难料.
整体的意思就是国难当头无人可避所有人都像秋天里的枯叶随时可能被风吹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