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的"太上"是什么意思
道教把天分为三十六天,从下到上定型为:(一)欲界六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二)色界十八天(虚无越衡天、太极氵蒙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曜天、
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黄孝芒天、太黄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三)无色界四天(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四)四梵天,即四种民天
(无上常融天、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平育贾奕天);(五)三清天(太清境大赤天、上清境禹余天、玉清境清微天,或称太清天、上清天、玉清天);(六)大罗天.
唐《老君圣纪》称:"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宫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
所以"太上"乃身份与地位之象征,至高至上也.
至于在西游记中太上老君还要在玉皇大帝手下当差,这与各个朝代对道教人物的尊崇不同有关.
"玉皇"之名,首见于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它在所列神谱第一中位"玉清元始天尊"之下,列"玉皇道君",位居右位第十一;又列"高上玉帝",位居右位第十九.《三洞珠囊》卷二引南朝陈马枢《道学传》第七云:"陆修静……初至九江,九江王问道佛缘失同异,先生(指陆修静)答:在佛为留秦,在道为玉皇,斯亦殊途一致耳!"留秦即梵文krakucchanda音译拘留秦,一译拘留孙,为部派佛教以后所称过去的七佛之一,这里将道教的"玉皇"与佛教的"留秦"相类比,表明玉皇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是不低的.《道学传》谓此言出自陆修静之口,是否如此,已难考证,至少证明南朝陈时道教神系中确有地位不低的玉皇.唐史崇等编《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径称玉皇天尊是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之别号或三世之一,其《明天尊第二》引《天师请问经》云:
"道为最尊,常在三清,出诸天上,以是义故,故号天尊.或号玉帝,或号高皇,随顺一切也."又引《灵宝斋仪》云:
"过去高上玉皇天尊,未来太极天尊,见(现)在元始天尊."又引《宝玄经》
称天尊有十号,"一号自然,二号无极……九号玉皇,十号陛下."《云笈七签》亦有类似说法,其卷三《道教本始部·道教三洞宗元》云:"三代天尊者,过去元始天尊,见在太上玉皇天尊,未来金阙玉晨天尊.……三代天尊亦有十号,一73自然,二73无极,……
九73玉皇,十73陛下."⑤以上说法,皆出于南北朝至唐代.唐诗人李白、杜甫、韦应物、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亦多有吟咏玉皇之句.如韦应物《学仙二首》诗,其一云:"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千钧巨石一发悬,卧之石下十三年.存道亡身一试过,名奏玉皇乃升天.云气冉冉渐不见,留语弟子但精坚".白居易《梦仙》云诗:"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
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
在诗人们笔下,玉皇大帝是神仙世界的最高神,得道成仙者都须向它朝拜,群仙犹如世上皇帝之公卿,皆列班随侍其左右.
三清四御四大真人都是谁
三清
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分别指的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老子).他们的师傅是鸿钧老祖,但这个角色只存在于我国的著名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在正统道教并无此神.
在道教三清中,老子是其中一清,尊为太清道德天尊.
三清
鸿钧本作鸿均,最早出现于西汉王褒的《四子讲德论》,"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鸿均指的是天下太平,大道之世.
后出现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为三友之师,借喻道教三十六天大罗天.
山西介休市绵山群仙殿里有道家众仙朝拜鸿钧老祖的布画神像.辽宁本溪市谢家崴子水洞,为鸿钧老祖修筑在玉京山的宫殿,名叫"紫霄宫".台湾道教把鸿钧作为十八代天帝之一.
鸿钧老祖剧照
鸿钧是中国著名的神话小说角色之一,出自古典名著之《封神演义》.道教并没有此人出现,现台湾与部分地区有少数供奉.
四御
四御是道教所崇奉的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的合称.第一位是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被视为总执天道的神灵.第二位是中央紫微北级太皇大帝,被视为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统御诸星和四时气候的神灵.第三位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被视为辅助玉皇大帝掌管南北级和天地人三才,并主宰人世间兵革的神灵.第四位是后土皇地祗,被视为掌管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和大地河山之秀的女神.对于四御,还有说是四极大帝的,即:总领万星的北极紫微大帝,总领万灵的南极长生大帝,总领万神的西方太极天皇大帝,总领万类的东极青华大帝.
道教
四大真人
真人同仙人也是道教的崇敬对象和效仿的榜样,但在品级上,它高于一般的仙人,而且大多经过封建帝王的册封.四大真人即为其代表,具体指:
南华真人,也就是战国时代的道家著名学者庄周.他在唐玄宗时,追号"南华真人",所撰著的《庄子》一书,也被尊为《南华真经》,到宋真宗时,又名《冲虚至德真经》.到宋徽宗时,又追封庄周为"微妙无通真君".
冲虚真人,也就是稍早于庄周的道家执守"贵虚"论的学者列御寇.他在唐玄宗时,追号"冲虚真人",而可能还不是出自他手笔的传世著作——《列子》,也被尊为《冲虚真经》,到宋真宗时,又名《冲虚至德真经》.宋徽宗时,又追封列御寇为"致虚观妙真君".
通玄真人,也就是相传与孔子同时的老子的弟子文子.唐玄宗时,追号文子为"通玄真人",并把当时流传的题为《文子》的这部书,尊为《通玄真经》.
洞灵真人,也就是《庄子》一书中的寓言人物庚桑楚,也叫亢仓子、亢桑子.唐玄宗时,追号这个人物为"洞灵真人",并把当时隐士托名伪造的《亢仓子》一书,尊为《洞灵真经》.
以上四大真人,道教把他们说成老子的四大弟子,称其书为四子真经.
玉帝其实很尴尬
玉帝的地位本来是低于三清,位于六御之首,六御分别是 :统御万天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玉皇大帝〕,统御万雷的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星的中天紫微北极大帝,统御万类的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
玉帝
统御万灵的南极长生大帝,统御万地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盘古开天地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天庭的程序没有完全建立,诸神开始争斗,造成三界混乱,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以三清为核心的道教势力共同拥戴德高望重的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为三界的领导人,掌管一切神、仙、佛、圣和人间、幽冥之事,从此三界开始太平.从根本上来说,玉帝这个皇帝是元始天尊为首的三清让他做的,如果有一天,三清认为玉帝不再适合了,要换三界的皇帝,玉帝也是没有办法的.
所有神仙名字,急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千里眼 | 顺风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电母(金光圣母) |
风伯 | 雨师 | 游奕灵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赤脚大仙 | 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 玉兔 | 玉蟾 | 吴刚 | 天蓬元帅 |天佑元帅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钗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阴星君 |太阳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 | 巨灵神 |月老 | 左辅右弼 | 二郎神杨戬 |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 萨真人 |211真人(张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聋 | 地哑
灵宝天尊是道教"三清"中的哪一位?
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
据《灵宝略纪》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
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73器度字上
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
道君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元始乃与道君游履十方,宣布法缘,既毕,然后以法
委付道君,则赐道君太上之号,道君即为广宣经箓,传乎万世."AF又据《洞渊集》称:
"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随迎,谓其无复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
有,不无而无,视之无象,听之无声,于妙有妙无之间大道存焉.道君即审道之本,洞
道之元,为道之气,即师事元始天尊,称受道弟子焉.犹是老君禀而师之矣!居上清真
境禹余天中,降金科宝箓、三洞仙经,付经师郁罗翘真人,传教于万国焉!"AG上清、
灵宝派新造作的太上道君,依然以"道"为根,体现了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的思想.
后之灵宝天尊即由太上大道君衍化而来.
三清道祖,混元老祖,太乙天尊谁比较厉害
混元老祖
混元老祖是道德天尊、"降生天尊"、"太清大帝"、"混元老君"的另一别称; 又称太上老君,道教天神,教主.为三清第三位.在道教宫观"三清殿",塑像居右位,手执扇子.根据道教史推断,天皇氏时代的古仙人-洪崖是道德天尊的化身,但都被误为老子.
如果这样的话从大到小是这样的
玉清元始天尊虚皇道君、上清灵宝天尊玉晨道君、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祖)、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
道教中的三清指的是那三位神仙啊
三清 玉清元始天尊(盘古) 上清灵宝天尊(通天教主) 太清道德天尊(老子)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开天辟地之神,元始天尊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玉清元始天尊.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灵宝天尊名经宝,居三清的第二位,又称上清大帝或灵宝道君,由元始天王的赤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手捧玉如意.由太元圣母58降生以后,暂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内的蕊珠阙七映紫霞房中.日夜吸纳玉晨精气、庆云紫烟,凝神集气,幻化成型,然后转世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胎于洪氏,育形为人的111.其母怀胎三千七百年,方才将他诞生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峰下.到年长之后,开始参悟道真,一心追求至道.他坐在七宝笃林下,苦思百日,而后遇到元始天尊降临,授予他灵宝大乘之法妙经十部,灵宝天尊遂修成得道.
又名通天教主,出自小说《封神演义》,又名上清灵宝天尊,截教教主.传说盘古开天死后,元神一分为三被鸿钧道人发现并点化收为弟子,在三兄弟中排行第三,大哥太上老君,二哥原始天尊.三清各执掌人、阐、截三教.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该书排列神仙序位,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极金阀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其中较为明显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称,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确定,并且第三位为"金阀帝君",太上老君却居于第四中位.以后"三清"神名逐渐流变发展,至唐代才成为定说.《道藏·太平部·三洞珠囊》卷七引《老君圣迹》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灵宝天尊)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目,即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之上也."于是"三清"遂成为道教的最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