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陈凯歌出身于艺术家庭,少年时期经历过文革和插队.他执导的《白土地》,以其突破爱的电影语言,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为中国第五代导演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执导的《霸王别姬》被影评家认为是中国文革后最有艺术价值的一部电影,诠释了中国半个世纪的风雨变换和人物命运.至今仍为惟一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中国导演.在第47届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李白见过的一切,是白居易向往的一切,却也是永不可见的一切.
打字的一瞬间,突然就宽容地想,妖猫传里的情啊恨啊太单薄,找不到支撑点,原因可能真的不在叙事和逻辑本身,而在于《长恨歌》实在不是白居易个人的情爱梦,没办法的事情.所以电影要梦中梦,不停地去触及梦里有梦的盛唐幻梦,其实白居易和盛唐什么联系都没有,完全是走火入魔式的对盛唐的痴爱.
而一般梦或者幻境与现实的交错电影,其一是幻境与现实之间有一个边界,这个边界同时也是通道,就如《寻梦》中的桥;其二,幻境与现实有一个共有物,此物是从幻境带回现实的,也是从现实带回幻境的;其三,幻境或梦与现实合一,取消了边界和共同物,幻境即现实,现实即幻境,很好理解,比如红楼梦,比如卡夫卡的小说,百年孤独等等.不需要解释的美学逻辑自洽,可惜妖猫传啥都没有.
可能真的很难,因为白居易的长恨歌这场梦,实在无可依凭,问题出在根子上.他爱的其实不是杨贵妃,不是女人,而是李白,是盛唐,是纯粹的乌托邦,也就是他的热爱本身就是空的,不像盛唐的李白和杜甫,杜甫更典型,他们是实实在在处于自己热爱狂爱痴爱的盛唐之中,一辈子过关,一辈子饱经沧桑,一辈子在黑暗的深渊之中痛苦地爱着,然后突然之间没有了,诗人大哀恸,然后才活在对过去的追忆而形成的乌托邦中——所以成就第一流.
这一切经历过的繁华才是他们真正所热爱的,甚且在失落之后,(可惜,他白居易甚至连失落的资格都没有,因为生不逢时,因为不曾得到,因为他没有在繁华中过,就谈不上失落.)变得更加真切鲜明而美好动人,因为正是在终结时刻,过去的时光会像个整体似得突然显露出来,而且还具有一种明亮清晰、已然完成的形式.这可以说,是所有追忆文学的本质.
中国文学其实真的不太谈快乐.以"赋"这个文体为例子,许多诠释者认为汉赋的铺陈及其表现的快乐,再现帝国光影,帝国的繁华与奢华,同时许多论述认为西汉的文人更像扮演着国王的娱乐者、乐师,或是弄臣,这是不够出色的身份.之后不论是汉末以降的短赋、小赋,以及往后开始渐渐形成的俳赋,愈来愈只有刻骨铭心的痛苦的赋,才会被认为是出色的赋.不知从何时开始,赋里的"快乐",变成赋的尾声所营造的"幻灭"的对映,快乐是为了一种枉然,一种追寻的不可能而被铺陈.所以,李商隐写梦,顶级.
假梦境之变幻,喻身世之遭逢,述梦即所以自寓,随便一首《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即可见李商隐的诗心.
希望重寻,希望复归,这一种渴望,这一种心理动因,才是写一流文本的根子,它会因此形成一种"哀挽"的主调.
可惜他白居易就是在写别人,而且是见都没见过的别人,是自己的臆想,他在知解,在写稿子,在创作,却不是在抒发,这里面没有拥有过再失落的切肤之痛,没有忏悔,没有罪责,没有悲凉,没有血泪盈面,没有蚀心之悲,更没有无从说出的滃郁.
我又想起张岱了.
写长恨歌,写杨贵妃的爱情,离盛唐已经三十年,一个时代过去.他凭着自己对美的抽象的执着求索,对不得见以
及美被毁灭
的痛苦,确实痛苦,不过这美与痛苦的一体两面本身不是他拥有的,他写的这一首帝王妃子的叙事诗,是别人的故事.
人常说,始迷终悟,梦而觉也.悟通大道,必先空破情根,空破情根,必先走入情内,走入情内,见得世界情根之虚,然后走出情外,才会认得道根之实.
所以,我换一种理解,电影里,白龙少年和妖猫其实就是白居易自己所梦的化身,如果这么理解,这电影的情与恨稍微站得住脚,可惜,就算到了杨玉环面前,白龙的爱也是生地莫名其妙,大概又要用"士为知已者死"这样的古典风骨去解释,可终究不是真正痛到骨髓的爱与恨,因为到骨髓,就不需要解释,不需要旁白,不需要像电影一样,啰嗦地告诉你.
所以,还是由于白居易这一首的情感太单薄了.不过,长恨歌确实琉璃婉转,也很感人.不过,我觉得更加感人的是他的创作过程,在苦熬的过程之中他用肉身精神让美永恒,这一过程,比《长恨歌》更加诗歌化.
其实他的歌行体承袭的是汉乐府,只要是诗,就必然是抒个人之情,抒时代之情、集体之情的,就是乐府,不是诗,正如他由此创作了一个爱情神话.白居易的歌行体,虽然生在唐朝,但本质还是乐府,与李白的歌行实在不是一个维度里面,不过他加入了声律和换韵,也成就了一流,可终究隔了一层,不如他写自己身世的《琵琶行》.
回头想想,怎样的文本才真的动人呢?在"色"与"空"的拉锯徘徊中,透过追忆似水年华的重温往事,在笔下重新召唤那些失去不起却又全然失去的东西,然后和它一起殉葬.若非出于由衷之挚爱与彻骨之悲恸,又哪里能有真正的诗歌呢?
总之,唐朝诗歌不管一流二流真的太美好,二流诗人也能幻出一片华葩,一盏盏明灯一层层锦幄,贺老琵琶,念奴睡眼,穿街的红烛,销金的舞袖,二十五郎按笛的手指,李谟悄立市桥的剪影,开元啊,天宝啊,华丽深沉的一出梦,真是受不了.电影审美太烂了,我说的内容是元稹诗歌里的.长恨歌比起元稹是一流的,不过还是读起来好烦呀,还是只有李白,横直不可一世的气概真的只有李白.
李白永远的顶级,长句长篇必须得李白这样精力太过甚的人写,起首就感心动耳才能到最后余音袅袅.白居易呀,王维呀,杜甫这种都不够鸡血.洛阳女儿行、春江花月夜啦读多了都好烦.通篇都只写美人美景,再如何铺排渲染,内容单薄.我心目中好的长篇文字类似长安古意,王侯与娼家、奢华与贫53、心乱和权欲,美丑如泥沙俱下,最后共同汇入时间的长河中去.